我们刚入校园时,学校还是巨化企业兴办的一个专科学校,在烂柯山的山脚下,边上有一家水泥厂,粉尘经常随风飘散到校园。学校利用的是原浙江化工学院的旧房子,两边教室中间一条走廊,走廊因为两边房间的遮挡,总是漆黑,走进教学楼上课,总要先停下脚步,让眼睛适应一下后,才能找到楼梯。除了必须的食堂和宿舍,校园里也并没有太多的生活娱乐设施,同学们的生活也都比较清贫。
刚入校没多久,我们学习了测量课程,在学校的梧桐林荫道下、操场上、教学楼内外进行了实践操作。通过调节小圆点对中,前后对焦对准,我们知道了高差、正负高差、绝对高差、偏离角度等。
有一年夏季,学校安排我们到上海参观实习,住在同济大学校园内。能到中国建筑专业顶级院校里实习,我们都有些兴奋。有一天走在校园里,我突然发现一位同济同学手里的《给排水专业》课程书籍和我们所学的是同一本,当时可自豪了!在这次实习中,我们到了当时黄浦江第一座大桥-南浦大桥施工现场。看着雄伟壮观的大桥,我一时激动,到处行走观看,突然被一位施工员大声喝斥,指出我的行走破坏了钢筋下面的保护层垫块,会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。这一实习经历,让我知道保护层小,但也是建筑重要的保护和屏障,对我们土建行业的精工精神留下了深刻记忆,此次经历也引领着我,形成了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。
快临近毕业了,我们到衢州一个粮食仓库进行实习。这是我们第一次直观直接接触专用建筑,粮食仓库屋顶是波形砼瓦,较好地满足粮食储存仓库的大跨度、恒温湿、恒气流的作用。我们连续一个月跟着施工员进行放样、测标高、土方开挖、基坑保护,知道了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,也初尝了建筑工作辛酸苦辣。后来我一看到类似的建筑,就知道了这一定是粮食仓库或者纺织厂房。
学校当时的条件虽然清贫,学生人数也不多,但学校和各位老师们都拼尽全力、尽所有可能地给我们提供资源,创造条件,教授丰富的专业课程,带我们见识广阔的建筑世界,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,保持了自强不息的精神,让我们这些同学们,有幸跟上了中国新时代的发展步伐,也在建筑行业和各行各业中取得了一定成绩。
未来的日子里,也祝母校越办越好!人才不断涌现!
作者简介:徐丽惠,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88级工业与民用建筑学生,高级工程师,曾任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,工程建设部部长。

